台灣閩南與客家村計畫簡介


  《台灣閩南與客家村計畫》的數位化目標區分為三類。第一類是1960年代美國人類學者Burton Pasternak(巴博德)在台灣南部客家村落(屏東縣新埤鄉打鐵村)和閩南村落(台南縣六甲鄉中社村)做田野時拍攝的八釐米影片和盤式音樂錄音帶。巴博德是本數位典藏計畫主持人胡台麗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胡台麗得知有這批珍貴的影片和盤式錄音帶存在後,便商得巴博德教授同意,授權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將八釐米影片和盤式錄音帶轉錄為75捲DVD和5捲卡式錄音帶,典藏於民族所博物館,並進行數位化。此批影音資料的內容包括巴博德於1963-65年在客家打鐵村拍攝的村景、農耕、媽祖進香和繞境活動,以及打鐵村的宗教音樂、歌曲和樂器演奏錄音;還有1968-69巴博德在閩南中社村拍攝的婚禮、祭拜活動、乩童過火、武術、農事等影像。關於此二村的民族誌請參看Burton Pasternak的著作: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1972)。

  第二類數位化標的是胡台麗在她的「婆家村落」博士論文田野地點,亦即台中南屯的閩南村落劉厝所做的後續錄影紀錄。內容包括1997-2010年間道士所做的喪事科儀、喪禮告別式、劉厝土地公廟的遷移、中彰快速道路穿村而過後的變遷、婚禮、劉厝掃墓和農事活動等。關於南屯劉厝的民族誌請參看胡台麗的著作《媳婦入門:田野心影錄》(1982/1997)My Mother-in-Law’s Villag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Change in Taiwan(1984),及其他相關文章。

  第三類數位化內容為2003年胡台麗受巴博德教授之託,到打鐵村參加他田野摯友林來祥先生過世後的移靈儀式時所做的錄影記錄。之後胡台麗還攝錄了打鐵村天后宮媽祖北港進香與返村繞境活動、天后宮媽祖生日祭儀、婦女訪談等影音,可與巴博德1960年代拍攝的影像作對照,顯現台灣農村的變貌。
<